当前位置:梦归>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142章 诸葛车的诸葛瑾改良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诸葛车的诸葛瑾改良版(2 / 3)

意儿。

诸葛瑾当然是知道吕公车的,这玩意儿无论《武经总要还是《纪效新书都有提,唐宋以后就烂大街了,后世逼站上的古代兵器UP主们也经常解说。

诸葛瑾也如鲁肃一样,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大家伙如果不用新造的大型龙骨平甲板运输船来运,那根本就到不了前线,除非是围城后再慢吞吞现场打造。

当时诸葛瑾内心也冒出了惋惜之感,但好在他比鲁肃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见识。

既然二弟已经把吕公车的图纸复原出来了,自己没道理不搏一把、充分发掘其应用场景。

于是两天之后,诸葛瑾自己想到了一条妙招:虽然没法整体运输,但咱还可以先把吕公车的零件预制好,然后再到现场拼接嘛!

想到这个盲点后,诸葛瑾才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汉末从来没人想到先在战场以外预制好零件、到了战场再组装呢?

冲车,云梯车,还有最早期的壕桥车,貌似都要在围城营地内现伐木现造。能随军携带的攻城武器,只有最简易的飞梯,而且往往还有有水路能船运,如果没有船,很多时候连飞梯都得现造。

诸葛瑾虚心找来几个心腹工匠询问,最后得到的答案是:

首先,木头太沉重了,如果把木头百里迢迢运到战场,占用的运力太庞大,还不如多运点军粮。

其次,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用砍伐下来的木头直接打造攻城武器,甚至都不会去加工木板,而是直接用整棵圆木拼接,所以现场造攻城武器的工作量,基本上还是可接受的。

这一点,诸葛瑾倒也亲自体会过。

穿越前他印象里的撞城门冲车,顶部都应该是刨平的木板组成的,就像《帝国时代游戏里的样子,或者说横店影视城里的道具。

来到汉末快两年,也亲自观察了一两场攻城战,主要是之前打柴桑、彭泽,诸葛瑾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冲车顶部,直接就是用一整棵一整棵的大树,稍稍砍掉枝丫后榫卯衔接出来的。

士兵们还嫌用木板不但费事,还不如整棵树来得厚实、防御力强、能挡住更重的滚木礌石。

如此一来,因为工匠们没想到把树木加工成板材再造攻城武器,而每次要就地取材的树大小粗细又不一样,而且是榫卯结构而不是钉子固定,这就根本没法标准化预制。

把这些困难点融会贯通想明白后,诸葛瑾也就知道、如何充分利用二弟的新设计了。

他先让铁匠们打造了很多标准化的铁质卡榫和抱箍,还有能起到钉子作用的锥形铁钎——

或许很多“华夏传统木匠工艺爱好者”会觉得诸葛瑾这是亵渎、异端。

作为华夏木匠,怎么能不用榫卯,而用铁箍和铁钎式长钉呢?不是说古代榫卯比铁钉铁箍牢固很多吗?百年不坏吗?

但诸葛瑾要的本来就不是什么“节约材料”、“百年不坏”。

他要的是标准化,是快。

而作为近代化、标准化工业产物的钉子、螺丝、铆钉,显然比古代定制化木匠工艺用起来更快,泛用性更强。

以后如果有时间,倒也不是不能考虑做一些类似后世宜家拼装式家具那样的通用木质榫卯件,但绝对不是今年,没时间了。

军中的攻城武器工坊的匠人、以及柴桑城内几家铁匠铺的工匠,最初听到诸葛瑾的要求时,也是瞠目结舌,一时不知所措。觉得来不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那么多零件。

但在诸葛瑾的亲自指导和坚持下,靠着科学的分工并行推进,他们还是按时弄出了诸葛瑾需要的东西,前后只花了不到十天。

而另一边,诸葛瑾也让人同期造好了吕公车的木质结构件,最终确保可以分散运输、到了战场后再现场组装。

虽然组装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但绝对比现场从零开始制造,要节约了将近半个月。

诸葛瑾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而且因为可以拆成零件运输到前线,诸葛瑾还突破了二弟那个设计的“塔高不得超过一丈五尺”的限制。

诸葛亮要控制总高,是因为再高船就运不动了,有可能因为风浪而倾覆。

诸葛瑾都拆开化整为零运了,总重量的限制直接就被突破了,只要零件放倒后的长度别超过战船的长度就行——

而这一般是不可能超过的,哪怕是汉朝长安城和雒阳城的城墙,高度也就在六七丈左右,而大型斗舰和楼船的甲板长度,早已超过了七丈。

所以这一次,诸葛瑾特地按照他战前打听的情报,按照皖城和合肥的城墙高度,定制了吕公车零件。

临出征之前,还让工匠们实战演练拆装了一台,一切都很顺利,装好后的东西也确实可以让士兵们直接冲上柴桑城墙,诸葛瑾才满意地决定出兵。

……

出征前最后一夜,诸葛瑾在工坊和城墙两个地方观摩了实操演练,确认一切无误,这才回到府上,时间已是深夜亥时。

回到后宅时,他才发现那个已经带在身边一年多的小婢女步练师还没有睡觉,只是扒在桌案上假寐。

屋子的窗户全部开着,桌案旁放了个炭炉,咕嘟咕嘟煮着温火席菜色的宵夜,旁边木架子上还有一个铜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